鑽石4C

GIA 鑽石 4C 是由美國寶石研究院 (GIA) 所制定的鑽石品質評估標準。這 4C 分別是:

1. Cut(切工)

指的是鑽石的切割比例、對稱性和拋光度。切工良好的鑽石可以更好地反射光線,使其更加閃耀。

GIA CUT SCALE

  • Excellent
  • Very Good
  • Good
  • Fair
  • Poor

2. Color(顏色)

GIA 會根據鑽石的顏色從 D(無色)到 Z(淡黃色)進行分級。無色的鑽石越稀有,價值越高。

D、E、F - 透明無色

G、H、I - 接近無色

J、K、L - 極微黃色

M、N、O、P、Q、R - 輕微黃色

S、T、U、V、W、X、Y、Z - 淺黃色

3. Clarity(淨度) 

淨度是指鑽石內部和表面的瑕疵。GIA 會使用 10 倍放大鏡來檢查並根據內含物和表面瑕疵的數量、大小、位置和性質來分級。

鑽石的內含物和表面花紋是由於自然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現象。

1. 內含物 :內含物是指鑽石內部存在的小缺陷或雜質。這些內含物可能包括其他礦物質的小顆粒、晶體裂縫、空隙或氣泡。這些缺陷通常在鑽石形成過程中被困在鑽石內部。

2. 表面花紋 :表面花紋是指鑽石外表面上的微小裂紋或刻痕。這些花紋可能是在鑽石的結晶過程中形成的,也可能是在切割和拋光過程中產生的。

內含物和表面花紋是鑽石的自然特徵,它們給每顆鑽石帶來獨特性。儘管內含物和表面花紋可能會影響鑽石的透明度和外觀,但它們也幫助鑑別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。

4. Carat Weight(克拉重量) 

鑽石的重量是以克拉 (carat) 為單位的。一卡等於 0.2 克。重量越大的鑽石通常價值越高,但也取決於其他 3C 的品質。

5. 螢光反應 Fluorescence

鑽石的螢光反應指的是鑽石在紫外光(UV光)下發出的螢光。大約有30-35%的鑽石在紫外光下會顯示出不同程度的螢光反應。這些螢光反應通常是藍色,但也可能是黃色、綠色、橙色或白色。

螢光反應的強度可以從“無”到“強”不等。這並不會影響鑽石的結構完整性,但可能會對鑽石的外觀造成一些影響。比如在自然光或日光下,螢光較強的鑽石可能會顯得更白,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會顯得微微油光感。

GIA(美國寶石研究院)在鑽石評估報告中會標明鑽石的螢光級別,以幫助購買者了解其螢光特性。

常見的天然鑽石鑑定報告書

消費者如想瞭解鑽石的4C指標,可看其鑑定報告書。在香港,通常重量達30份以上的鑽石便會附上鑑定報告書。

在香港,常見的鑽石證書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GIA(美國寶石研究院) :GIA證書是全球公認最具公信力的鑽石證書,評估鑽石的4C(顏色、淨度、切工、重量)以及螢光反應等。
  2.  IGI(國際寶石研究所) :IGI證書也是一個知名的鑽石鑑定機構,提供類似於GIA的評估服務。
  3. HRD(歐洲寶石研究院) :HRD證書是歐洲地區的主要鑽石鑑定機構,提供類似的4C評估。
  4. EGL(歐洲寶石證書) :EGL證書也是歐洲的另一個主要鑽石鑑定機構,提供類似的評估服務。